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Pages: 1/3     Go
级别: 八级会员
UID: 1018998
精华: 0
发帖: 2635
威望: 1000 点
金钱: 172489 RMB
贡献值: 285 点
注册时间: 2019-10-02
最后登录: 2025-02-23
0楼  发表于: 前天

骆马湖又在喊冤了!

骆马湖又在喊冤了!
连日来,素有“苏北小三亚”之称的骆马湖,又成为网友热议的对象。
原因何在?都是刚刚落马的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惹的祸!
陈金虎是江苏句容人,36岁即荣升团省委副书记,从省城空降地方后,一直在无锡、常州任职,深耕苏南近二十年,仕途从涉足苏北,为何会给骆马湖惹祸呢?

真是无巧不成书。原来,陈金虎是2月16日从市委常委会上被带走的。而此前两天,他一直待在骆马湖畔的宿迁市,率团在这里参观考察、座谈交流。
从媒体报道的具体内容来看,金虎书记在宿迁的行程安排中并没有骆马湖,他看了古黄河水景公园和项王故里景区,但并没有去参观名气更大的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不知道是否有避讳之意。
但据坊间传言,参观途中,因一场突发车祸临时封路,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便是骆马湖路,真是“妨”不胜“妨”呀!
从宿迁回来后,金虎书记便被纪委的同志带走了,真的成了一只“金虎”,也让神秘的“骆马湖魔咒”再一次成为人们的谈资。

而且,连江苏名酒国缘也躺着中枪了。要知道,这国缘的老家,在江苏淮安,并不在宿迁,今世缘酒业和洋河酒业,也互不隶属。

按照规定,接待金虎书记一行这样较大规模的考察团,大概率是不会上酒的。即便小范围款待,在宿迁地头,喝的也应该是洋河酒厂的梦之蓝之类,国缘肯定无缘上桌。
而且,在国缘系列酒中,只有“对开”而没有“双开”,寓意“好事成双,对对碰”,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再退一步说,即便用国缘,也不会用“对开”这种低档酒,用网友的话说,这种酒给他涮杯子的资格都没有。
骆马湖是江苏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全省最清澈的湖泊。骆马湖水多来自沂蒙山洪和天然雨水,沿湖又无工业污染,常年水体清澈透明,一望无际,水鸟翔集,美不胜收。

骆马湖,历史上又名乐马湖、洛马湖、马乐湖。《宋史·高宗本纪》载:“绍兴五年(1131年)四月金将度淮,屯宿迁县乐马湖。”《淮安府志》载“旧作落马,受沂蒙诸上之水汇为巨浸。”骆是“乐”与“落”的同音,取古代金兵曾在此屯扎得名。
金虎书记落马,真与骆马湖有关乎?
对于讲究堪舆风水的迷信者看来,似乎真有点联系,“骆马”者,“落马”也,这座湖是否真有不祥之兆?
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吉,骆马湖真的是官员“杀手”吗?
自1996年7月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以来,宿迁已历10任市委书记,此前已有四任书记被查。

每一任书记落马,人们都会联想到骆马湖,仿佛骆马湖就是“罪魁祸首”。
无言的骆马湖,真有那么大的能量、魔力吗?
如果它有感知能力,听得懂人间话语,是否会万分委屈,从而掀起愤怒的浪涛?
在宿迁历任书记中,后来晋任正部的两位不是一直口碑很好吗?去年不是又有一位书记因表现突出,被提拔到副部级领导岗位吗?
但对于心怀鬼胎、不干不净的官员来说,骆马湖这样的地名,确实是不祥之兆。
吉林省吉林市的城西有个湖,传说乾隆东巡时在这个地方下马镫,得名落马湖,后来官老爷忌讳,改成骆马湖。再后来,又改成了跃马湖。
巧合的是,前些年宿迁也发生过一场骆马湖“改名风波”,有人擅自把湖名改成了“马上湖”,而起因据说就是“骆马”的谐音“落马”犯了忌讳。
事情的起因,是有网友看到宿迁市区发展大道运河桥北侧的一块巨型广告牌上高高挂出了“马上湖”的字样。
在得知有人将骆马湖改名“马上湖”后,网友“西楚艺人”在博客中回忆说:“有此想法早已不是现在了,多年前就有相熟的官员对我说,骆马湖这个名字不吉利,特别是有其他地方的领导来到宿迁后,不少人比较敏感这个名字。”

据相关人员介绍,骆马湖改为“马上湖”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正式认可,后来也不了了之。
而那些介怀于“落马”谐音的官员,是不是对自己所做之事早已心怀忐忑,因此疑神疑鬼,从一个千年老地名便联想到因果,于是便吓出一身冷汗,决意通过给湖改名而改运?
试想想,你若贪腐,干“湖”何事?因贪腐落马,更不应该拿湖当借口、挡箭牌!
这样的腐败官员,哪怕到“升官湖”“提拔山”之类的地方任职,也难保官运长久,因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吉林有个地级市四平,四四如意、平平安安,想来应该是个为官从政的吉祥之地。
“四平”这个地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但流传最广的,是认为源自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平收复战。
1946年至1948年间,国共双方在四平地区先后展开了四次激烈的战役,被称为“四战四平”。这四次战役不仅关乎东北战场的战局走向,也对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令人震惊的是,四平这样原本应该平安、平静的地方,却成为十八大之后的腐败重灾区。
据公开报道显示,四平这个地级市,在短短的4年时间,共有12位重量级官员落马,其中包括两任书记、三任市长。
走笔至此,仕道君又想到了笑饮贪泉不易心的“晋代第一良吏”吴隐之。
相传东晋年间,距广州城不到二十里,有处地方叫石门,那里有眼泉水叫“贪泉”,据说饮用了此泉水的人就会变得贪得无厌。那些贪官说,自己本来是清廉的,只因喝了“贪泉”之水才变得贪婪了,为自己的贪腐找了个借口。

后来,新上任的广州刺史吴隐之不信这个邪。他到广州后,便对亲人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为了表明立志清廉,他特意来到贪泉,掬水而饮,并赋诗为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意思就是,人们都说喝了这泉水就会贪财爱宝,假若让伯夷叔齐那样品行高洁的人喝了,我想终究不会改变那颗廉洁的本心。
吴隐之在广州任职期间,始终保持着廉洁的操守,粗茶淡饭,衣物器具也十分简朴,岭南一带的民风也日益淳朴。
唐代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说,“酌贪泉而觉爽”,赞颂的正是吴隐之。
由此可见,如果是一名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又何惧在骆马湖畔为官?又何惧在骆马湖上畅游?
而骆马湖还会成为自己的从政镜鉴,时时警示自己,切莫坠入“落马”的泥潭。
为官从政,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佛,自己也是自己最大的魔。自己不贪不占、干干净净,到任何地方都会坦坦荡荡、无所畏惧。
骆马湖,一面神奇的照妖镜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Pages: 1/3     Go